第三章。求道问心(3)
福寿宫里,娴夫人正抱着大公主合钰唱摇篮曲,宫女春芽进来要禀报此事时,娴夫人连听的心思都没有就直接让她退下了;玉华宫的月贵嫔和惠昭仪正在执子下棋,听闻此事时两人均是淡淡一笑,若非月贵嫔下错了一子,惠昭仪绞拦了锦帕,两人看起来当真是一点都不在意般。
正元宫内,皇后正在礼佛诵经,听采菽说了此事,只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便又接着诵经了,面色沉然的恍若这世间再没有事情可以牵绊的住她。
“娘娘,这麒麟宫可是等闲人住不得的,您可要劝劝皇上,这事儿是断断不能如此胡来啊!”采蘋忧心忡忡,恨皇后的不争,也怒皇后的不上心。
皇后已然换下大妆衣饰,眼下只穿了一件简单的灰白家常衣裳,听见采蘋的声音后才缓缓放下了手里的佛珠,睁开了眼睛,乍一看与往常无异,但是细看之下,竟是能够隐隐看出一缕佛光在眼底深处闪烁。
长叹了一口气,皇后像是吐出了多年来郁结在心口的浊气,望着上头奉着的金樽小佛,神色淡薄:“皇上现在未央宫,本宫就去见见灵妃罢。”
采蘋顿时一喜,忙应声扶了皇后起来。但是她并不知道,皇后心里所想的,和她所想的,全然不同。
皇后不换衣裳,也不坐轿撵,就这么一身灰白的踱步走去了麒麟宫,看得采蘋等人俱是一愣,呆了一瞬后才慌忙的跟了上去,走了几步却被皇后淡淡的呵斥在了原地。
“都不许跟着,本宫独自前去。”皇后径自迈开步子,一身灰衣仆仆看不出她一丝一毫的皇后尊仪,反而看出了一股脱离俗世而去的翩然洒脱,她面容慈和,带着一抹尘世之外的悲悯之态。
麒麟宫内,白芍正指挥着小宫女们收拾屋子,将猎宫里皇上赏赐的东西一一登记入库,又安排了一众内务府遣送过来的太监宫女,忙的几近晕头转向,幸好乌茜虽然年幼却还是个明理的,加上皇上恩宠已然十分明了,她也跟随着忙里忙外。
暮之晴依旧陪在暮妙戈身边,这几日她改换琢磨真火了,厮缠着暮妙戈教她悟道。暮妙戈只好简单的教了她两句,便径自打坐温养元神去了,倒不是为了修炼,只是习惯性的打坐罢了,同时也躲开暮之晴去。
见暮妙戈定定的打坐着,暮之晴鼻尖夹着笔,笔尖蘸着些墨,面前的纸张上简单的写着暮妙戈给的两句真言——“道之本源,唯心也。”
“前辈……”暮之晴软软的开口喊了一声,这两句话她看了好几天,可却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只好求助暮妙戈。
暮妙戈缓缓睁开眼睛,看向暮之晴时带了一丝笑意,语气里难得夹杂了一丝无奈:“晴儿,求问道心只能自己领悟,我帮不了你的。”
暮之晴瘪瘪嘴,又委委屈屈的趴了回去。
此时,白芍推开门掀了偏殿的帘子走进来,有些为难的说道:“娘娘,皇后娘娘驾到。”她也是不敢说什么出去迎驾的话了,前日皇上来了,她劝时还被皇上训斥了一顿,此后便再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了。
暮妙戈淡淡的应了一声,身子却动也不动,方才同暮之晴说了句话,这会儿又闭上眼入定而去。
倒是暮之晴站了起来,走到白芍身边往外看了一眼,奇怪的皱起了眉头:“皇后娘娘……一个人来的?没有人跟着吗?”
白芍表情古怪的扭曲了一瞬,对着暮之晴俯身一礼,说道:“皇后娘娘不仅是一个人来的,而且来了之后也没有摆驾,还说,要‘求见’我们娘娘。”
暮之晴眼眸一闪:“我去问问她。”说罢便掀帘走了出去,却没看见身后暮妙戈竟是缓缓睁开了眼睛,似有所感的朝着正殿的方向看去。
***NAN***
“皇后娘娘圣驾,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暮之晴看着皇后今日不同于往常,一身素净,面容浅淡,神色竟与暮妙戈有着几分相似,她心里蓦地咯噔了一下,走到皇后身边坐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蓉姐姐,你可是想明白了?”
皇后出自轩辕家,本名单字蓉,是轩辕家的嫡出大小姐,年岁上虽然比暮之晴大了不少,但是却比容贵妃都还要小上三岁,况且按辈分,完全当得起暮之晴的一声“姐姐”。三大世家门阀连襟,纵使暗地里有些龃龉,明面上都还是交好的。
更何况暮之晴本就不理会那些俗世,只顾修炼,所以她也是知道的,轩辕蓉是不想进宫当皇后的。当年,轩辕蓉十岁生辰,一个瘌头和尚给了一句箴言,说她与佛门有缘,若能遁入空门,日后必定大有所为。
可是,当年轩辕丞相在朝中根基未稳,硬是逼着轩辕蓉嫁进了皇宫,成了皇后。最开始的几年,景宣帝对轩辕蓉还是很好的,轩辕蓉也是极为欢喜的,渐渐的便把礼佛修炼的事情给抛到脑后了,但是三年后秀女大选,宫里的女子比御花园的花儿还多,景宣帝自然就撇开了轩辕蓉,加上容贵妃根基深厚,轩辕蓉坐镇中宫,却像是住在冷宫一般。
几年的蹉跎消磨,竟是让轩辕蓉越发看透红尘,对佛经的理解也越发的深刻了。对于修士来说她虽是年岁尚小,但佛门子弟修炼看重慧根,这比灵根还要罕见,几十万人当中都不见得会有一人有佛门慧根,轩辕蓉,实在是难得。
“晴儿,你果然在这里。”轩辕蓉面含浅笑,眉眼透出几分悲悯之色,“你既然在这里,那么前辈的身份我也能猜到几分了。不知前辈,能否听晚辈说几句?”
暮之晴一愣,转身就看见暮妙戈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偏殿走了出来,顺着她的视线又看向了轩辕蓉,自然也是知道这是要谈重要的事情了,忙起身道:“前辈同蓉姐姐说话,晚辈去外面守着。”
“不必。”暮妙戈却是拦住了她,径自走到轩辕蓉身前,看着她半晌,而后微微睁大了双眸,声音里带了一分惊奇,“佛修。”
“阿弥陀佛。”轩辕蓉起身,双手合十对着暮妙戈念了一句佛号,“前辈身受重伤,如今元神稳固,魂魄却尽数飞散,不知前辈如今身子安好与否?”
“无妨。”暮妙戈惊诧也不过一瞬,听她如此问,也淡淡的回了一句,而后说道,“世间甚少有人能走参佛之道,若你想要成佛修,必定要舍弃尘世种种,即便你有佛门慧根,若被红尘牵绊,日后也难入极乐境。”
“晚辈知道。”轩辕蓉浅浅笑开,收回手掌轻捻佛珠,缓缓而道,“佛曰六根清净,指眼、耳、鼻、舌、身、意,如今晚辈眼中所见不过世间俗务,耳中所闻不过诸事纷纷,鼻舌、身所感,也不过命定种种,唯独最后一根,晚辈无法参透,还望前辈指点一二。”
“参佛之道,我辈也不得其门而入,你能六根净其五根,已是实在难得。既然你心意已决,那便去罢。”暮妙戈听着轩辕蓉的话,知道再劝不住她,人各有命,“参佛之道讲求缘分,你且回去好好修炼,日后自有机缘。”
轩辕蓉微微一愣,转而垂眸浅笑:“前辈所言极是,晚辈告辞。”
直到轩辕蓉出了麒麟宫走远了,暮之晴都没有反应过来方才暮妙戈和轩辕蓉两人说的那一番话是什么意思,呆呆的看着轩辕蓉的背影发愣。
“前辈,你同蓉姐姐方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暮之晴回过头来看向暮妙戈,却被暮妙戈眼中的青光给惊到了,“前辈,你怎么了?”
“无事,只是略有所悟罢了。”暮妙戈听轩辕蓉一席话,叹了一句,“不愧是参佛之人,所言之语与旁人截然不同。晴儿,你可是听不明白?”
暮之晴老老实实的点头。
“这是因为你还未参悟自己的道心。”暮妙戈浅笑起来,“你的这位蓉姐姐已然悟得自己所修之道,道心渐稳,如今又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想来日后定能在佛修之列占据一席之地。”
“蓉姐姐……当真要走佛修之道?”暮之晴纠结了一瞬,转而舒展了眉眼,苦笑着说道,“我倒是为蓉姐姐高兴,早就该如此的。只是,若哥哥在这里,少不得又要唠叨,这大虞没了皇后,中宫之位空悬,该如何是好。”
“时也,命也,此乃天定之数。”暮妙戈慢慢的说了一句,缓步走向殿外,一身天青色的长衫被风卷起,宛若下一瞬就要迎风而去般,“晴儿,你可知道你蓉姐姐手上戴着的那一颗佛珠是什么吗?”
暮之晴回想了一下,轩辕蓉手腕上确实孤零零地带着一颗圆润的佛珠,没有其余的装饰,只简单的用一根麻绳珞着佛珠,也不是什么起眼的东西。听见暮妙戈这么一问,大约觉得该是一件宝物,却实在不明,只摇头说:“不知道,大概是佛家的法宝吧。”
“那是一颗舍利。”暮妙戈回过头来看她,“虽是佛家之物,却并非法宝。你的蓉姐姐得了此物,修得如此境地,也是她与佛门的缘分,今日她不走,迟早也有她走的一日,再没有能留得住她的了。”
暮之晴登时神色一空,而后渐渐浮上惊骇之色,不过多时,她又浮上欣喜之色:“如此甚好。蓉姐姐走参佛之道才不负她的慧根、她的品性,困在这宫里也是白白拖累了她。”
暮妙戈只是对着她浅笑,抬手阖上殿门,说道:“你同她站了这么许久,难道没觉得自己身体有所不同吗?”
暮之晴一愣,微微催动体内灵气周转,才猛地发觉自己体内灵气充盈,隐隐有膨胀之意,丹田内灵气旋转的厉害,顿时席地而坐,盘腿入定,周身竟吸纳了麒麟宫盘旋着的灵气,已有了进阶的征兆!
“娘娘,可是出什么事了?”白芍正巧就走到了门口,眼见着暮妙戈将殿门关紧,不由得开口问了一句。
“无事。”暮妙戈的声音从厚重的殿门内传出来,清晰可闻,却一如既往的冷淡。
白芍叹了一口气,将手里的午膳托了托,转身又送回了小厨房,满面愁容的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今日新来的几个小宫女正凑在一起挑花枝玩,见着白芍回来,都忙着从床榻上爬起来,吵吵嚷嚷的围在白芍的身边道:“白芍姑姑,娘娘可说了何时召见我们?”
她们这群小宫女新来,等级未定,只有一宫主位亲自召见之后才能定下宫女等级,按等级领取份例,若是一直不召见,那她们就只能一直是最末等的扫地宫女。
白芍看了她们一眼,微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宫的这位娘娘是个不理事的,你们怕是见不到了。若是你们愿意,你们的等级就有我来定,我只看你们的忠心勤谨。你们是最早的一批,最低的也能分到二等宫女,我尽量让你们都好过一些,如何?”
“奴婢等谢过白芍姑姑。”虽然不清楚为什么白芍会如此说,但是听到自己不会被亏待,谁都会高兴的。
白芍暗自点头,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可是紧接着,心头又浮上另一件心事——
皇宫不比猎宫,不仅要去皇后娘娘的正元宫晨昏定省,还要时不时地去太后的慈安宫问礼,条条框框的规矩多得数也数不清,自家娘娘身份尊贵,非常人可比,如何能受这些俗礼的拘束?
白芍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是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