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话说不完
第三十八章 知心话说不完
梦洁听了,直笑得前仰后合。
孟飞云道:“小点声,别惊动了老太太。她老伴耳聋,她可不聋。”
梦洁赶紧收住,小声道:“你离我近一点,我们小声说。”
孟飞云坐的近了一些,笑道:“这样便可以了,我怕离得再近,你会控制不住自己。”
梦洁小声道:“再这样耍贫便叫你离得远远的。”说完又吃吃地笑起来。
孟飞云道:“听了这两个笑话,还敢和老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吗?”
梦洁道:“你们这个老师也太有点损,他提出的问题,他自己能回答的出来吗?”
孟飞云道:“他是老师,谁敢去质问他,那不是没事找事。”
梦洁道:“我就是觉得有的老师讲的没有吸引力,课又不太重要,听不进去,就想干点别的。”
孟飞云道:“就是听不进去,也要装作在听,最要紧的是不要在下边搞小动作,更不能影响别人听课。其实学校里学的很多东西,到了社会上都没有用,但老师还要强调他的课非常重要,误导学生。我最佩服教我们昆虫的老师,从来不难为学生,说话又很幽默。
一次带我们到学校的果园去实习,那时苹果还没长熟,有个别的同学忍不住便摘下来,尝一点就扔了,被看果园的发现,告到了我们老师那里。
我们老师马上把学生集合起来,只说了一句话,也没批评大家,后来谁也不敢再尝了。他说,“吃苹果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想吃时便要吃完,别给人留下把柄。”
梦洁笑道:“乍一听很袒护学生,细一想讽刺意味更浓。”
孟飞云道:“他第一堂课说过的一些话,我现在还记得。他说,人的大脑就像个储藏间,有大有小,但都不是无限的,储藏间里放的东西太多了,等到用时就要来回翻腾着去找,因此要把有限的空间,多存一些重要的东西。
昆虫,有千千万万,那些稀有的种类别说你们,连我都没见过,你只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种类,其他的只需听一听,知道有这么回事,当真的用到时,知道怎么去分类,去检索,也就可以了。
就像是我们学习汉字,汉字有上万个,经常用的也就几百个,不需要全会读,全会写,用到时会查字典就行。”
梦洁笑道:“看来你倒挺听你老师的话,只是听了前半句,没听后半句,要不然怎么总当白字先生。”
孟飞云不好意思地道:“有时写起来就忘记查了,知道你肯定能理解,不过总起来说,还是基础没有打好。
我上的是乡办高中,入学时是一片空地,上了两年高中建了两年学校,高中上完时,教室倒是建成了,可是连窗户都没有,更别说桌椅板凳了,夏天在树荫下上课,冬天在老百姓家的空房里上课,你想能学得了东西吗?”
梦洁道:“所以到现在还在拼命地学。”
孟飞云道:“学知识就像盖大楼一样,基础没有打好,楼盖多高也是晃晃悠悠的,所以提醒你千万不要错过在学校学知识的这个大好机会。我现在做梦也总是上学时的事,可惜我已经不是学生了。”
梦洁调侃道:“是不是还在想学校的女同学。”
孟飞云笑道:“女同学倒是有,不过就是岁数大了些,可以做你的大婶。”
梦洁道:“就知道占人便宜,占了人便宜很高兴吗。”
孟飞云道:“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实情。你今年十九,我的女同学今年有的已经三十多岁,你说应该怎么称呼呢!”
梦洁瞪大眼睛道:“我知道你们同学之间岁数差距较大,想不到会大到这种程度!”
孟飞云又接着道:“我们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达到了四比一,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女生比我要大四岁,这下你该满意了。”
梦洁笑道:“我可没有审查你的意思,好像不说清楚便有嫌疑似的,急着表白自己。你今天的话特别得多,平时和别人也是这样吗?”
孟飞云道:“你看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吗?”
梦洁道:“我很想听你讲一讲。”
孟飞云道:“这是三言中的一个故事,三言就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这你肯定是知道的。
我很喜欢他的风格,每个故事,先用一首诗做开场白,下来是一个类似的小故事做引子,然后才是正文,就象说书的一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开场诗是---”说着便正襟危坐,一脸肃穆,“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
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
???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梦洁“噗嗤”地笑起来,“那我就是知音了,不过你还真像个说书的,就是缺了道具。但是若像你这么说,怕是要到天明了,你还是用白话来说吧!”
孟飞云也笑起来,说道:“那我就改成白话,只是韵味上就差了些。”接着便用白话详细地讲述起来……从俞伯牙如何出使楚国,如何通过弹琴认识钟子期, 结为知音,并约定再次相见的日期,以及得知钟子期死亡的消息后如何的痛心疾首,当讲到俞伯牙盘膝坐在坟前,挥泪两行,抚琴弹奏时,孟飞云不自觉地便耸然动容,面现悲色。
梦洁见了不等孟飞云再往下说,早已接过去吟诵起来“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孟飞云听得梦洁接续这才猛然醒悟,埋怨道:“原来你早已看过,诓我讲了多时。”
梦洁道:“我虽然也看过几遍,还是愿意听——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你就是再讲一遍,我也不会厌烦。”
孟飞云道:“这个故事实在感人,我也是看过好几遍。”
梦洁道:“你知道这个故事为什么会百读不厌吗?”
孟飞云道:“我只是觉得好,至于为什么我可没有细想过。”
梦洁道:“我的老师曾说过,若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就要多看几遍,细细品味,逐段分析,看人家怎么写的。”
孟飞云道:“你是学这个专业的,今天就给我分析一下,让我也学一学,长长见识。”
梦洁道:“就像你说的三言中叙述故事的风格这是一个方面,另外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层次分明,人物的刻画更是细腻入微,先是讲大雨之夜因琴相遇,然后从互相排挤,怀疑,试探,交心,步步深入,到伯牙重访,得知子期病故,坟前抚琴,摔琴达到高潮,又嘎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特别是子期到死不忘与伯牙之约,葬在岔路口前边---注意是葬在岔路口前等待伯牙,既说明了两个人的情谊之深,又道出子期是个守信的君子。
而伯牙听到子期死讯,先是昏死过去,醒来又大哭不止,坟前抚琴、摔琴,表现出伯牙对失去知心朋友的痛心疾首。故事结尾,伯牙将子期之父当做自己亲生父母来供养,更显得伯牙重情重义。”
孟飞云道:“想不到里边有这么多讲究,你连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梦洁道:“在如何分析文章方面你可能欠缺点,但是你的记忆力以及想象、联想丰富多彩,我可比不了。”
孟飞云道:“那些个小伎俩,胡乱地写几句顺口溜还可以,若是写大篇幅的文章,比如说总结、报告便一点也用不上。今日反正我们也不想睡觉,你就把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教一教我,也让我有所进步。”
梦洁想了一会儿,说道:“既然你这么想学,我便挑着一些重要的给你说一说,接下来梦洁便从行文格式、要点,详细地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