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那堪凡夫俗子
第二十八章 可怜农家子
薛莲、孟飞云听的如痴如醉,薛莲妈却听得醋意大发,讥讽道:“是不是还有人陪着你跳了一曲?”
薛举回忆当时情况,眉飞色舞只顾说,早忘了家中的醋坛子,听到薛莲妈抢白,这才觉醒过来,虽然意犹未尽,也不得不赶忙刹住车。
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过了十一点,便道:“不说了,不说了,去做饭吧!”
孟飞云要走,薛莲一家哪里肯依,孟飞云只好留下来,薛莲妈先切了个西瓜大家分着吃了,才去做饭。?
刚才薛举演讲了半天,薛莲基本插不上嘴,此时薛举被封杀了,薛莲便有了发言的机会,先说了些老师要求的如何严格,学习如何紧张,说着说着不由自主地便又说起和梦洁几个人在一起编故事的事来。
孟飞云已经听她说过后来被老师表扬的事,以及文联的人还把她写的故事要了去,继续加工的事,但这一次又有了新词儿。
只听薛莲说道:“你还不知道:“在哪荷花最多的地方,有一大块陆地,还会竖起两个雕像,一个是荷花仙子,另一个是护花使者,陆地当中建一个三层的塔供人们游玩。”
孟飞云道:“怎么是荷花仙子和护花尊者?”
薛莲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管她是什么,等建好了,我们再约上梦洁一块去玩一回。照像机始终还没用过,我们带着去,在雕像前、塔前、荷花旁多照几张合影,一定很好看。”
孟飞云笑道:“叫你这么一说,我便等不急了。”
薛莲喃喃自语道:“也不知梦洁姐什么时间回来?”
孟飞云道:“十七号便可到家。”
薛莲道:“你怎么知道十七号能到家?”
听得薛莲反问,孟飞云立刻警觉,知道自己出口太快,已引起薛莲的怀疑,赶忙解释道:“大学里一般都是七月十五日放暑假,学生们都归心似箭,提前便巳定好了车票,一般的路程两天时间足可以到家,等你明年也上了大学便知道了。”
薛莲叹道:“考不考得上还不敢说呢!”
孟飞云道:以你在学校的成绩,正常发挥的话,应该能考上一类大学,便发挥不好也能走二类的大学。
只是我看过你几次的成绩单,英语的考分要差一些,还有潜力可挖,如果把精力多在英语上放一放,成绩可能上来的更快一些。一般情况下,一个科已经得了九十五分了,要想得一百分便比较难,若是这科你得了八十分想升到九十分便容易些。
薛举道:“飞云说得很有道理,这是经验,你要认真的考虑,不能说不喜欢那个老师,他的课便不用心听。”
薛莲道:“我也不是对英语老师有意见,主要是认为一个中国人去说外国话,总觉得别扭。”
孟飞云道:你怎么也有这种思想,我小时候总以为咱们中国人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大一点之后才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看到人家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才感觉到咱们国家的落后。
不说别的,单说种小麦这个事,我在学校时看过一个农业技术的片子,人家资本主义国家若大一个农场只有几个人管着,从播种到收割,浇水,施肥,打药都是用机器,小麦收获时只用几天的时间便完成了。
再看咱们国家,在农村平时里连个拖拉机都很少看到,耕地时还要用人去拉犁杖,条件好点的用牲口;麦收时用镰刀一把一把去割,用小拉车拉回麦场,先要把打麦场压实,然后把小麦摊开,晒的时候还要一遍一遍的来回翻,晒得干了再来回碾,大热天人们还要在太阳底下晒着,先进一点的才能用到脱粒机,一个麦收下来要用两个来月的时间,赶上连阴雨,麦粒在麦穗上便发了芽,……
薛莲道:“想不到老百姓这么辛苦!”
薛举插话道:“你三岁时便会背那首诗,怎么忘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薛莲道:“我光会背,谁会去细想,今日不说我还理解不透呢!”
孟飞云道:“人家先进你就要向人家学习,想学习不懂的人家的语言,怎么学?”
薛莲道:“让你这么一说外语还很重要?”
孟飞云道:“当然重要,我高中时下届的一个同学准备到加拿大留学,过年时在我们老师那里见到了他,他现在正没日没夜地学英语呢!你学习这么好,将来出国留学的机会也很大,提前学好外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薛莲笑道:“叫你这么一说,我更知不道姓什么叫什么了。”
薛举道:“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若整天的胡吃梦睡,那会有什么出息!”
“别煽动我女儿出国,我还指着她养老呢!”薛莲妈一边说着端着锅进了屋。
薛莲赶忙到厨房拿了碗筷,又端过来两个菜。
薛莲妈道:“天气热了,不愿待在厨房里,将就着吃点吧!”
孟飞云道:“现在的伙食已经很不错了,我上大学时还要吃两顿粗粮呢!小时候吃一回白面饼,就算过年了。”
薛莲道:“面饼自然是白面的,难道还有别的?”
薛莲妈道:“什么时候给你做一回白面玉米面掺和的,让你划一划嗓子,你就知道了。”
薛莲道:“我飞云哥比我大不了几岁,怎么他就知道?”
薛举道:“所以说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几个人吃着饭,适时的对薛莲进行着教育。
孟飞云很快便吃饱了,坐回沙发又对薛莲道:“我是在农村里长大的,你是在县城里长大的,农民的苦日子你是体会不到的,特别是我们家弟兄们又多,小时候和那小猪小狗没什么区别。”
薛莲噗嗤一笑,若不是急忙用手捂着,差一点便喷在桌子上。
孟飞云又道:“记得我九岁那年夏天,下午放了学去放羊,走出去了有二里多地,忽然间西北上来了天气,连风带雨还夹杂着雹子,因为领着七八个羊,我知道怎么也赶不回村里,便把羊赶进高粱地里围成一圈,我便躲在羊堆里,拔了几颗黄豆棵顶在头上,等风雨过去了才回了家。
我母亲只顾着找我几个哥哥,早把我忘在一边,直到我像个落汤鸡似地赶着羊回了家,才想起我来。”
薛莲道:“听你这样说我都替你委屈的想哭。”
孟飞云道:“像这样的事司空见惯了,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委屈。”
薛莲妈又对薛莲道:“那一个像你这般娇生惯养,抱不得一点屈。”
孟飞云接着说道:“责任制以来,农村的日子已经好多了,特别是有关系,有本事开厂子的,或者是会做买卖的,比县城里上班的还富,不过大部分还是不如上班的。”
薛举吃完饭忽然想起什么,说道:上一个星期,教育局局长和中学的校长跟我汇报,说应一部分学生家长的要求,今年暑假准备办几个培训班,来帮一些学生补习功课,占用几个教室,老师有本校的,也有从外地请来的,因为挤占老师的假日休息时间,要适当的收些费用。
我觉得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升学率,便答应了,可后来仔细一想,这里面有许多事,没法向大多数家长解释。你想教师是学校的,教室是学校的,给学生补习收了费是个人的,总是有些不妥。
孟飞云道:“不图名利不起早,再说还有外地请来的,是对是错谁能说得清楚,只是有钱的可以去,没钱的不能去,确实有点不公平。”
薛莲道:“有没有英语班。”薛举道:“英语老师好像是从地区的一个中学里请来的,费用还要稍高点。”
薛莲妈道:“薛莲去补习,他们还能收钱吗?”
薛举道:“自然不会收,只是这样子会叫人说三道四,不值得。”
薛莲道:“不管收不收钱,我便不歇暑假了,再补习一下英语。”
薛举道:“到时候再说吧!”
几个人又闲扯了一些其他话题,孟飞云怕打扰薛举两口子午休,便告辞回了政府大楼。?
眼见得离梦洁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孟飞云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焦躁,这回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
为了平息自己激动的心情,便想着以琢磨诗句来打发时间,可是心里烦燥,便没有了灵感,怎么也成不了句子,没办法只好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嘲笑自己---老太太等鸡下蛋,小孩子盼过新年,看着蜗牛把房上,点着油灯来煮饭,口渴的求到滚烫的水,急性子来解九连环,半夜里想学公鸡叫,到中午又恨不得把太阳踢下山,……
想一想自己这么急不可耐也确实可笑。时间便在孟飞云的兴奋和焦躁中挨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