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遍青山绿水

第二十三章 歌遍青山绿水

看着信就好像梦洁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孟飞云的心,仿佛被梦洁的手牢牢地抓着,一会儿提起来,又放下去,一会儿又似被她在心口上轻轻地抚摸揉按。

孟飞云不时地停下来,笑一会儿,想一会儿,琢磨一会儿,……

把信看完,孟飞云像是那抽大烟的人,过足了瘾,美美地躺在了床上享受着,心头似千万只蚂蚁在来回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弥漫全身,恨不得立刻去见梦洁,可理智又告诉他这是行不通的。

他在屋子里来回的走动,好半天才平静下来。忽然想起来怎么忘了抽烟,于是烟瘾大发,接连着便抽了两三支。抽足后开开门放了放烟气,又向楼道中望了一眼,这才把门关好,上了锁,安心的坐下来开始写回信。

这一提笔,犹如黄河决堤,又似火山爆发,便再也收不住,直写了一夜。

原先写信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诸多顾忌,此时再也不想那么多,梦洁不再把他当哥哥,他也不再把梦洁当妹妹,连那性别都淡化了,只当她是个无话不谈的知音、知己、知心,一不小心便会将男孩子之间才讲的话写进去,就连博士那些耍贫嘴的话,只要不是太过无耻便也照用。

信中除了回复她的提问、攻击,更有反问、反击,其激烈程度,就好像对”敌人作战”一般。

两个人都感谢老祖宗留下了千千万万可用的好词,能绕过爱情两个字,来谈“情”说“爱”。

信中找不到一个“爱”字,却满纸都是爱,从孩提时代到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上班;从理论到实践,更夹杂着农业、气象、生物专业词语;偶尔还会用上一两句英语,通篇如行云流水,就好像与梦洁当面说话。

孟飞云从开始便知道要写很多,所以把字写得很小很密,虽然也用了十几页,但内容却多了很多。看看天光放亮,这才躺下来睡了一小会儿。

几天的时间一晃便到。彩排的头一天,青年团崔书记便跟随一辆客货,到地区青年团等着,第二天早晨八点多点便将音响设备和人员接到了大礼堂中。

人们听说是新设备,不用乐队便能演唱,都想着先睹为快。

有些单位为了表示重视,还组织了人员来陪着,更有那小学生,来回奔跑。你方唱罢他登场,台上台下场面乱糟糟的。

节目彩排中间,也别管公鸭嗓、母鸭嗓,都想着跃跃欲试,喊上一两嗓子。特别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壮汉,竟然说动了放音乐的为他放了一首《十八岁的姑娘一朵花》,那破锣似的嗓子和扭动的屁股,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喜莲和孟飞云看场面混乱,只唱了一段试了试,便让给了别的节目,只这一段便已引得大家喝彩不断。

这次演唱会由青年团牵头,喜莲是青年团的主力,自然也忙得团团转,顾不得孟飞云。

孟飞云没什么事,便坐在台子下看热闹,倒希望再出来一个像刚才唱“十八岁姑娘”一类的人唱上一段,好让自己再笑一笑。

有那费事的节目,一次练不成又来第二遍,一个上午也没有排练完,中午简单吃了些,又接着练。

下午也没有孟飞云什么事,便告诉喜莲一声,早早的回了单位看书去了。

第二天“五四”青年节,本来演唱会八点五十才开始,喜莲不到七点便催着孟飞云梳洗打扮,然后到招待所和地区里来的人一起进餐,等到了大礼堂时观众已经坐了一半。

除了给县级领导预留了前面三排座位之外,教育局、税务局、工商局、电力局、法院、公安局等一些大的单位和其他一些小单位的人员,以及演唱节目人员的家属、小学生的父母等等,便先占了近一半的座位。

另外崔书记新上任,生怕座位占不满丢人,让原来待的乡里来了一百多人捧场,到演出快开始时,基本上已经座无虚席。

八点五十分便准时开始,先由晚会举办者青年团的崔书记登台简单说了几句,特别强调地区的歌唱家将现场演出,随后便请出宣传部领导做致辞。

宣传部长的致辞既突出了党的领导,又指出了青年人在社会主义建议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青年团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并说明举办演唱会的目的---抵制低级下流腐朽文化的侵蚀,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文化阵地,最后祝演出成功。

致辞简短流畅,热情洋谥,虽然大家不是来听他演讲,但也知道这是必要的程序,因此听他讲完,随后用散乱的掌声送他下台。

两个浓妆艳抹的报幕员正式登场,一个穿着燕尾服,一个穿着旗袍。两人先朗诵一番,做开场白,然后才开始报节目。

第一组上场的是一群小学生,连唱带舞演出了一段《朵朵葵花向太阳》,第二、第三、第四……接连着唱下去。

?等快到喜莲、孟飞云这个节目时,台下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仍在不断涌进,后来的便没了座位,只能站着,进口处,过道上到处都是。

孟飞云小声对喜莲道:“这么多人,我千万可别懵场。”喜莲道:“都是来听歌的,有什么可怕的?你若觉得没信心,我倒有个主意,你先别见观众,等唱完一句,再唱着歌出去,就不会害怕了。”

孟飞云想了想,说:“这主意不错。”

两个人正商量着,便听到报幕员清脆的声音,“下一个节目,男女对唱---‘敖包相会’。”报幕员刚回后台,便听到了音乐声,过门快要演奏完,台上还没一个人。

崔书记正陪着县领导们在台下看节目,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正要责问时,忽听得歌声从后台响起,紧接着便见喜莲一手挽着孟飞云的胳膊,一手提着长裙子漫步走向前台。

喜莲长发披肩,戴两个钻石的耳坠。孟飞云的头发让喜莲劝说着抹了发油,显得有些发亮,一身深灰色笔挺的西服,上身没系扣子,露着里面雪白的衬衣,红色的领带。两个人如金童玉女一般,刚一露面,便赢得满堂喝彩。

认识喜莲的人很多,知道是县里的名歌手,认识孟飞云的却没有几个。孟飞云长得本就帅气十足,此时又西服革履,再加上歌儿唱的确实好听,此时更加夺人眼目。

大家纷纷猜测,定是地区里来的歌手。一曲之下,掌声不断。台下除了机关的人员,还有来自城区村中的百姓,更有那平时在大街上闲逛的混混,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随着喜莲孟飞云缓步走向台后,鼓掌声、呐喊声、口哨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混乱。

两个报幕员站在台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地区里来的音响师经验丰富,说道:“让他俩再唱一首便没事了。”此时共青团崔书记早已慌里慌张飞奔到台上,听了音响师的话,无异于捞到了救命稻草,赶忙吩咐先把喜莲、孟飞云叫回台前,压住阵脚。

喜莲回到台后正要换装,听得崔书记叫她和孟飞云返回台前,喜不自禁,提着长裙,拉着孟飞云便又返回。台下立刻便安静下来。

只见得前几排一些人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台上几个人更是紧张的商量一番,报幕员这才重新站好,先是向观众致歉,然后说节目安排有时间次序,为响应观众要求,再请二人演唱一首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

随着音乐声响起,两个人手挽手走向台前,顿时间掌声—片。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一次唱起来和刚才又自不同,刚才孟飞云多少还有些紧张,现在已全部放开,真正进入状态。两个人一人一句,配合默契,就有如王少舫、严凤英亲自到场唱的—般。

一些人还小声地跟着唱起来,直到唱完,人们才想起鼓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直到看不见两人方才作罢。接下来才又按次序演唱下去。

这一次演唱会破了历史记录,崔书记心中高兴自不必说,为表诚意,连孟飞云的服装也全部由演出费中报了销。

孟飞云意外收获却也感谢喜莲。众人更是对孟飞云刮目相看,—时间在县城中传为美谈,更认为两个人珠联璧合,天生的一对。

孟飞云却只当作是一场游戏,时过境迁,便也忘了。